9月28日,有世界油价风向标的美国原油突破了50美元/桶的心理大关,达到了21年来的最高位。有关专家预测,地球上的石油储量只够人类四、五十年的开采。
9月15日,丰田与一汽签署了引进混合动力车Prius,10月12—15日,通用也会将其旗下最后的混合动力汽车拿到上海进行展示。
由于能源危机,以及环保问题,使得汽车新型动力系统的研究已经是汽车工业发展最为关键的问题,种种迹象表明,电动汽车的研究将会是未来汽车动力系统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对于这个未来汽车工业发展的制高点,中国的研究现在处于一个怎样的水平?
带着这样的问题,在东风建厂35周年之际,笔者有幸参观了东风电动汽车工程研究中心,并采访了公司的副总经理付俊先生,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记者:中国的电动汽车发展与国外相比相差多少时间?
付俊:电动汽车是从汽车产业脱胎出来的一个全新领域,也是中国与国外同行相差最小的一个领域,在时间上大约为5年。可以这么说,我们几乎与国外处与大致相同的起跑线。
记者:与国外同行相比,我们电动汽车业的差距主要在哪里?
付俊:在软件开发方面基本上没有差距,主要还是在整车匹配上,由于我国在传统汽车开发上的弱势,使得我们在混合动力的研究方面也面临很多的挑战。
记者:未来汽车必将是一个电动汽车社会,这个社会将会在多长的一个时间向我们开启,中国为迎接这个汽车社会应该做些什么?
付俊:一个乐观的估计,未来的3-5年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时代就可能到来。为了迎接这样的一个趋势,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推进电动汽车的发展,不仅仅是某个企业一家之事,这是一个整体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因为电动汽车是一个具有社会综合效益的项目。首先,需要政府把这个项目的研究集中在一起,形成一种合力,目前这个工作正在进行。另外,还需要一个与之相配套的政策法规环境,比如说购置税方面的优惠,养路费、通关费、停车费等多种方面的优惠。类似的工作国外已经在做,我国目前也已经在做这方面的工作,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就能够出台。另外,需要全社会有一个都来使用电动汽车保护环境的整体氛围,需要公众都树立一种强烈的、自发的环保意识,如果消费者在使用电动汽车的时候能有一种为保护环境付诸了行动的自豪感,那么我们相信电动汽车的到来将是很快就可以预期的。
记者:电动汽车的效益如何?
付俊:和同类型车相比,电动汽车在造价上比常规动力汽车高,目前我们已经做到了成本增加控制在30%以内的目标,但是这部分的费用能在使用中降下来。以混合动力汽车为例,在油耗上比常规动力车省30%以上,综合排放降低40%以上。加上上述的,如果能够在配套政策,如购置税和其他税费方面享受优惠政策,混合动力车的经济效益不比常规动力差,其市场化的前景让人期待。
记者:刚才说到混合动力经济效益不输常规动力汽车,那么用户可能会关心在使用上和性能上的问题,您能不能在这方面做一对比?还有它的续航能力。
付俊:目前混合动力汽车在性能上完全能够满足使用要求,在续航能力上优于传统的燃油车。因为它有混合驱动系统,当多能源控制系统判断到动力不足的时候,会让两套动力系统同时工作以提高动力性,当车辆下坡或刹车时,能量回馈系统又可将多余的能量回收回来,而在传统燃油车上这些能量都被浪费掉了。而且,大家都还在这方面不断地努力。另外,混合动力在行驶过程中车内噪音明显比常规动力车小。
记者:现在国内电动汽车研究处于一种什么样的阶段,离量产还有多远?
付俊:电动汽车分为纯电动车,混合动力车和燃料电池车。实际上纯电动车基本上已经具备了量产的能力和条件,它的市场主要是旅游观光,校园、企业及社区、高尔夫球场等,东风公司在这方面的销售增势喜人。东风在混合动力汽车方面现在主要计划应用于大客车,我们将会在明年底形成量产能力。而且,我们的5台混合动力公交试验车已经在武汉市进行了试运营,就是目前的510路公交车。对于这辆车的运行,我们设计了一套全面的评价体系进行经济效益的评估,由于保密的需要不适合透漏细节,但我们对于2005年混合动力客车的投产充满信心,对其效益也很有信心。燃料电池车应该是未来汽车动力驱动的主要趋势,东风公司在2001年就已经研制出了中国第一台燃料电池客车的样车,现在我们做的工作主要还是跟踪开发。据科学家估计,燃料电池会在未来的20年后得到广泛使用。
由于时间的关系,采访很快就结束了,但在这短短的几十分钟里,付总向我们展示了其作为中国汽车人的危机感、使命感以及面对机遇与挑战时的信心。在最后衷心祝愿他的事业能够成功、祝愿中国汽车工业能够真正在世界市场取得成功。(余建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