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算未来几年买车的市民不妨再多些耐心,因为申城燃料电池汽车的小批量生产已开始倒计时。记者从9月16日召开的“2004上海发展燃料电池汽车交流会”上获悉,明年,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就将实现10余辆小批量生产,首座加氢站也将同时建成。
自2002年起,“超越家族”一直是申城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风向标,它的第三代——“超越三号”的动力平台将于下月接受国家科技部的验收。相比前两代,再次“瘦身”的“超越三号”实现了关键部件的模块化设计,不仅可靠性大为提高,在节能上也有出色表现,为批量化生产打下了基础。明年,随着“超越三号”样车的出炉,申城燃料电池汽车的技术储备阶段也将画上句号。
如何使这种无污染、低能耗、无运行噪音的新型汽车从实验室驶上街头?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院长余卓平的回答是:“固化、优化,进而产业化。”根据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比现在增加5倍,达到1亿3千万辆,同时要把交通石油消耗量的增长控制在2倍以内。要实现这一“5∶2”式的非均衡增长,唯有加快节能型和洁净能源汽车的产业化步伐。对此,余卓平信心十足:“如果一切顺利,到2020年,燃料电池汽车将具备与传统内燃机汽车同等的竞争力,成为市场主流车型。”
其实,燃料电池汽车的产业化前景早已毋庸质疑。在技术储备阶段,燃料电池汽车就是国家863电动汽车专项中的重头戏,如今它又被明确列入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在此进程中,企业队伍日趋壮大,从最初参与的三五家扩容至现在的五六十家。作为联合国“燃料电池公共汽车商业化示范项目”的试点城市,上海、北京两地将采用全球招标方式分别购置6辆燃料电池公共汽车,并建立2座加氢站。对于明年5月即将进行的二期招标,大众、通用等上海本地企业表现出了浓厚兴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