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各大城市纷纷对摩托车行驶进行限定,一些颇有市场眼光的厂家拉起“环保”和“便民”的大旗,喊着口号开始了电动自行车的生产。电动自行车因轻巧、安全、省力、舒适并有益于环保等优点,越来越受到欢迎,在中国这个自行车王国里拥有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作为新的产业链的开端,机动车将由燃油机械动力发展为电能动力,而电动自行车处于这一产业链的最前端,应该是值得高度重视的产业,然而目前电动自行车的生存权正面临着威胁。
◆ 尴尬存在:但仍“有名无分”
今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给了电动自行车一线生机,法规明确的将电动自行车纳入了非机动车范畴,然而对于能否上路行驶由各省市自治区自行决定。于是就有了海口“屠杀”电动自行车的剧目上演。
海口警方以海南省相关规定尚未出台为由,对电动自行车再举禁行牌,引起部分市民的强烈不满。
6月21日,海口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执勤民警开始上路检查电动自行车,对车主进行说服教育后放行,但据警方透露,从6月26日起,对于违规上路的电动自行车他们将扣车并进行相应的处罚。数天之间,海口的电动自行车销售商店门庭冷落。目前,南昌、合肥、长沙、长春等城市也相继出台规范管理办法,允许电动自行车依法登记管理后上路。但在更多的地方,由于无法获得电动自行车的有效“身份证”,电动自行车虽可以堂而皇之地在商店内出售,但消费者买来后却不能堂堂正正地骑上街头。而且一旦丢失和发生交通事故,其权益也不能得到有效地保障。
◆ 厂家:有谁知道我心痛
现在汽车、摩托车的上牌目录都是全国统一管理,而电动自行车的上牌权则下到地方。一个正规的电动自行车企业,开发一个新产品就必须一个省一个省去办理审批手续,有的省里办完还要去市里。到一个地方办手续,就需要评审会,付费少则几千元,多则几万元。此外,在地方主义保护下,一些假冒伪劣产品也照样能过关。另据了解,由于电动自行车大多上不了牌照,致使厂家的生产规模上不去,成本居高不下,有些不得不将引进的生产线闲置,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 城市管理应善待产业发展
国家允许生产和销售,道路交通安全法也明确其非机动车的身份,警方有什么理由不让电动自行车上路呢? 最近温州、福州明令禁止电动自行车市内行驶(福州不太了解,建设中的温州市内交通本来就很混乱,不应归罪于电动自行车)。政府行政管理部门作为社会秩序的维护者,经济活动的管理者,应该善于分辨产业发展的利弊。在未明确弊大于利的情况下,就不应当轻率封杀。电动自行车在上海、南京、北京等大城市已经行驶多年,它还没有显现出对交通和安全有明显的危害。政府至今也没能拿出令人信服的统计数据来说明它的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通过加强管理促其改进,从而促进产业经济发展。
◆ 有病难医:检测很麻烦
随着电动自行车销量的不断增长,售后维修服务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电动自行车虽然也属于自行车,但和普通自行车还是不一样,普通自行车,遇到问题随便找个修车摊就能处理,但电动车构造复杂,普通的修车摊无法修理,这就要求它有良好的售后服务。现在电动自行车市场鱼龙混杂,很多专卖店是不正规的。这些店有一些共同特色,比如经营面积不大,投资不大,说关门就关门,如果出现问题,消费者难免投诉无门。目前,被国家授权的检测机构均位于上海、重庆等5省(市)。
◆ 相关新闻:
北京尚未决定9月1日起对电动自行车发放牌
北京市交管部门称,一些商家厂家宣称的9月1日起正式发放牌照的信息来源不明。对于电动自行车能否上路行驶,《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要由省一级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规定,所以交管部门现在还不能给想买电动自行车的市民好的建议。
天津电动自行车将分批“过关”
据天津市自行车行业协会统计,天津今年电动自行车产销量将达到50万辆,约占全国的1/6,为防止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的生产销售。天津市电动自行车管理部门表示,将对电动自行车实施《准办证》制度,陆续公告符合标准的电动自行车品牌、型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