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实践证明:只有通过总部、各销售市场和消费者三方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预防“窜货”的行为。其管理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总部的预防措施
1、批号制度。
这是最常用的措施,虽然现在已经不再那么有力,但仍不失为一种可以考虑的方法。它的具体操作是:以最小的市场区域划分单位为基础,在货物包装上打印出批号,每个批号的货量是一定的。发货时,同一个批号的货全部发往某一个市场,不发向两个以上的市场。这样,每个市场的销售人员都可以通过监控在本区域销售的货物上批号,来鉴定该货是不是窜货。
2、控制发货量制度。
这种制度的理论基础是:窜货者都是手中有了多余的货,才能窜出去的,如果控制发货量,让每一个市场的手中都只有刚好满足本区域需求的货量,它们就没有多余的货窜出去了。具体操作是:根据该区域居民购买力、淡旺季、市场成长状况、对手销量、上周期销量等因素,综合确定一个比较合理的发货量,按这个发货量发货给该市场,以确保它手中没有多余货物可供窜出去,当出现特殊情况时(即该市场销量忽然上涨),再在督办人员的监督下,追加发货量。
3、电话查伪制度。
就是在广告中和产品包装上印上查询电话,并煞有介事地告诉消费者“为防买假货上当受骗,请在购买时拨查伪电话以验证货物真假。”这样,一方面确实可以较有效打击假冒伪劣,一方面也可以查知是否窜货。具体操作是:把有关电话印在广告中和产品外包装上,当消费者打电话查询时,让他报出货物批号,即可准确查知是否窜货。
4、“仅限某某区域销售”制度。
它的具体操作是:以最小的市场区域划分单位为基础,在货物包装、货物标签和货物本身上,印上“仅限某某区域销售”字样,可同时印上批号。所谓“最小的”市场区域划分单位,是指根据该产品的销售区划设计,最低一级的区域单位。具体说,就是如果采取每县建立一个市场部的做法,则最小的市场区划单位就是“县”,以县为单位,印上“仅限某县销售”字样;如果采取一个地区设立一个销售处的做法,则最小的市场区划单位就是“地级市”,印上“仅限某地(市)销售”字样;如果是一个省设立一个销售子公司或让别人独家代理销售,最小的市场区划单位就是“省”,印上“仅限某省(自治区、直辖市)销售”。
二、市场销售中的预防措施
有了总部的预防措施,各销售市场只须认真执行即可。主要是配备专门的监控人员,负责频繁有效地去检查本区域内的经销商所出售的货物,看是不是本市场的货。如果发现外来窜货,立即上报给上司,申请处理。还要加强与本地经销商的联络,说服他们不进窜来的货,并以其他优惠措施吸引他们经销本市场的货。
三、通过消费者的预防措施
货物最终都要卖给消费者,消费者要买,任你公司怎么预防,都无济于事;消费者不买,窜来的货就卖不出去,经销商就不会进窜货,窜货者无法把货窜出去。因此,对付窜货的最有力最根本措施是说服消费者不去买窜来的货。这才是正本清源釜底抽薪。
但消费者是不会主动关心什么窜不窜货的,他们只关心购买的货是否正宗,甚至更乐于购买窜来的货,因为它价格低。怎么样才能让消费者主动去抵制窜货呢?这就要从他们的利益点着手,把他们的利益点与窜货结合起来。我给客户设计的措施是:在前述“仅限某某区域销售”制度的配合下,在广告宣传中和产品说明书中强调指出:“购买时请认准产品包装及产品自身上的‘仅限某某区域销售’字样。只有在所写区域与您购物区域相符时,本公司才能保证您买到的是真货,才会负担一切法定产品责任(包括质量保证、退换、赔偿等)。否则,您买的就是假货,发生任何事故,均与本公司无关。”这样,消费者就会主动去关心货物的“仅限区域”,从而从源头上从根本上堵住了窜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