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在上海召开的中国自行车协会六届二次常务理事会上,王凤和理事长语重心长地谈我国自行车产业安全问题。
他说,加入WTO以后,国内的各行各业都或多或少可能受到威胁。一是国外的产品要冲击国内市场;二是走出国门的企业可能会受到种种限制。行业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各个行业都在研究各自产业的安全问题。
那么,我们自行车行业需不需要从产业的安全角度来考虑?我们如何来考虑?王理事长认为,我国的自行车在出口方面对外依存度太大。他对产业历年出口量有个研究和分析,从1992年开始自行车出口突破1000万辆,占总量的25%,而2003年自行车出口达5044万辆,已占总产量78%,万一国际市场发生波动就会给整个行业带来重大影响。他认为,一个产业70%左右产品出口,既要考虑扩大国外市场,同时又要刺激国内市场,必须减小产业对出口的依存度。
就我国自行车市场来看,需求是逐年平稳下降,为什么?城市化建设进度加快,公交事业的迅猛发展,虽然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收入增加了,但一部分人可以不需要自行车了,在这种情况下,王理事长认为今年电动车发展是关键年。
作为业内同仁应当认真研究两轮车的功能必须发生一些变化:比如电动自行车的舒适、便捷代替自行车;健身、休闲车代替城市(代步)自行车等等。
王理事长还谈到国外怎样评价中国自行车产业。中国自行车产业壮大了,成为制造大国,但不是强国,更不是研制强国。
接着,他说,研制(强国)是企业行为、行业行为,还是政府行为?这值得关心。王理事长肯定地回答,应该是企业行为。因为企业是市场的主体。自行车的研发,由国家在政策上给予倾斜,作为经济杠杆来支持,还不太可能。
这几年,我国自行车工业很大程度在靠人力、土地和资源,下一步(将来)就不行了。我国的自行车产品存在重复化,在科技含量上,在附加值提升上,投入太少,步伐太慢。这已成为行业的一大忧患。对此,理事长语重心长地告诫,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行业竞争力。专家认为,打破我国自行车发展的瓶颈。首先要加大产品研发力度,提高科技含量,提高附加值,形成核心竞争力。
企业最好的策略是引导市场而不是迎合市场。有些企业只学会了迎合,比如电动车轻摩化,认为消费者喜欢就有市场,都不考虑产业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以及产业发展方向。
王凤和在会上最后说,5月1日起《交通道路安全法》正式实施,同时《行政许可法》也开始实施,电动自行车新国标也很快批准实施,希望企业能多加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