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电动自行车车的主要质量问题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投产门槛低。目前电动自行车产品因具有一定的利润空间,且投产的门槛较低,各类零件厂和组装企业大量涌现。产能的不断提高,导致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持续走低,最低内销零售价跌至900元/辆左右。由于摩托车、轻骑或燃油助力车与电动自行车的某些相似性,一些中小摩托车企业由于摩托车市场竞争的残酷,被迫退出,纷纷转产到电动自行车行业。此举为电动自行车行业带来巨大的影响,带来生机、带来活力,带来新意,也带来了诸如轻摩化等问题。轻摩化是将轻骑摩托车的一些造型,如宽踏板等移植到电动自行车上,使之超重、超宽,脚踏行驶能力差。更主要的是由于这些企业对电动自行车行业的标准理解不够,大部分为仿制产品,所以在检测中出现问题较多。由于进入时间短,尚处于发展阶段,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很欠缺,造成售后服务返修率相当高,较好的企业的返修率尚在20%左右,品质差的的维修部更是门庭若市。
二是企业管理手段滞后。一些实力较差的企业,基础薄弱,各项规章制度不健全,生产方式落后,技术能力差、生产工艺不完善。部分企业生产现场乱堆乱放,不良品没有明显标识,加之出厂前检验不严,导致不良品混装出厂或出现漏装、错装。
三是零部件质量问题。零部件市场供大于求,竞争激烈。部分零部件厂采用改变工艺、缩减工时和消耗、在未采用高强度材质情况下将车架、车把等管壁变薄等等手法,以不惜牺牲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竞相压价迎合整车厂的需求。所以在检测中出现车架断裂和车把达不到规定的指标情况较多。这种情况延续到电动自行车的电器部件。部分电器厂规模小、资金缺乏,科研技术水平低,缺乏必要的工艺和检测设备仪器,产品本身就存在缺陷。有的电机生产厂本身甚至不具备电机的基本测试仪器,这样的产品必然质量难以保障。
四是不具备检测手段。部分整车组装企业在质量控制方面一无制度保证,二无专职检验人员,三无必要的检测手段。即便一些企业具备一些简单的检验器具,也无专人管理和操作。尤其在零部件进厂和生产过程关键部位中没有相应的控制和检验,由此装配的整车出现质量问题较多也是必然的。
五是执行标准不力。部分企业对自行车行业标准缺乏了解,有的厂家根本不了解电动自行车的标准,不知道标准的具体内容,产品问题百出。
六是缺乏对市场深层次的了解。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对产品质量价格比的理解和需求差异较大,在很大程度上为廉价质次的产品提供了市场。
七是片面追求产品的样式和品种。一个批次只有几辆或几十辆, 造成工艺不稳定,所以出现装配问题较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