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走一路问一路,从东单问到西单,哪儿都租不到自行车。一路上人们指点好几家汽车出租店,可是我们要的是自行车啊。”江苏镇江的小魏和他的三个哥们扛着背包,看着街上的人流对记者说。
恰好,记者曾在西单一家百货商场租过自行车,就自告奋勇带他们去。一路热情介绍,只要办理简单手续,预付押金与租金,就能租到一辆崭新的自行车。
但这家百货商场总服务台工作人员的回答,却让记者特别没面子:“租自行车?那是上个世纪90年代的事了,现在谁还干这费力没效益的买卖?”他还出示了一本《北京人手册》请我们看,“上面租啥的都有,就是没租自行车的”。
“我们觉得在北京蹬自行车特别爽,既省钱,又可以感受春风拂面,还免了堵车之苦。来北京之前,我们把北京地图都翻烂了,制订了钻胡同计划,就是没想到无车可租这件事。”他们一脸无奈地说。
路边一位蹬三轮车的中年人过来搭讪说:“我今儿都见过五拨打听租自行车的客人了,都是十年前的老黄历啦。过去是自行车王国,现在首都北京已经是汽车王国啦。还是坐我的三轮吧,全天包车10小时打七折。老北京有名的胡同儿,包您跑个遍。”
记者还打了一通114查号台,也没有自行车租赁服务这一项。最后,单位传达室的门卫提醒说,好像在平安大街、北海后门那儿有一个出租自行车的招牌。
蹬车赶过去时,见一个小伙子正把“出租自行车”的幌子收起,记者注意到几辆双人、三人踏的游览自行车。问有没有单人车,这位小伙子说:“有啊,在那边存车处停着。”走过去一看,大失所望,原来是三辆又大又笨老掉牙的28型自行车。“怎么这么破?没有新车、好车吗?”记者实在觉得蹬这些旧车去换煤气还可以,要是让风风光光出门来的游客骑上去,确是有些寒伧。
那位年龄大点的车主说,“找山地车的人来了一拨又一拨,都嫌我的车破。租车每小时才10元,还要上税,交管理费,个体户哪儿养得起好车?”他没好气地说,“这就不赖了,不然开‘11号车’步行好了。”
记者敬上一支烟,刘力明打开了话匣子:“前天有人租车,却和我理论起出租自行车解决北京游客坐车难、交通堵塞。我听得脑袋都大了。那是政府的事,政府关心的是让大家买汽车、开汽车、租汽车。”他一边说一边用笔在纸片上给记者写下他的名字和寻呼机号码,“要是政府肯帮忙,我真想搞500辆崭新的山地车,租金也不变。北京地方大,景致多,交通难,随便一个景点步行一圈能把人累半死。只要把摊子摆到王府井、西单、颐和园等地段,肯定不赔钱,老百姓还方便。”
费劲地穿过拥挤在公共汽车站的人群,看着蜗牛一样行驶的汽车长龙,以及十里长街疲惫的步行者,记者想起那位镇江的小魏说江苏一些地方流行折叠自行车,可以携带乘坐公交车,下车蹬上十分方便。为堵车所困的北京市,在增加马路和公交之外,不妨在主要换车路线、公交站附近设立免费自行车停车场和自行车出租点,还可以使用租车月票。
“这个办法很有效,”在西欧工作多年的朋友郭女士说,“维也纳、巴黎等街头统一颜色的自行车就是政府提供的。游览观光或者上下班,又环保,又卫生,很方便。因为公共效益特别好,很多是免费的。”她补充说,“这一点特别值得北京参考,因为车型、颜色等都是统一的,还不怕偷盗!”(王立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