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燕是中国自行车协会会长兼秘书长,在她的带领下中国自行车协会和日本的自行车协会开展了公共关系,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我国是自行车生产合消费出口大国,目前自行车社会拥有量约为4.7亿辆,年产量占世界自行车总产量的1/3上,自行车产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也是机械产品,中国自行车工业始于1917年,到1949年的时候年产量是1.5万辆,从1979年突破1000万辆以后成为世界第一。据2003年我们统计产量已经达到7800多万辆,据海关统计,我们的出口量从1952年出口2000辆,到1992年突破1000万辆,1999年突破2000万辆,去年突破了5000万辆,产品主要销往世界62个国家和地区,随着我国自行车产品出口增加,国外对我们出口设限事件也频频发生,比如1993年10月欧盟做出仲裁,对来自中国的自行车统一征收3%的反倾销税,此后一直执行。生产企业的反倾销生产队我们国家的自行车进行了反倾销调查,由于我方积极有效应诉,1996年6月4日美方说中国自行车没有对其造成损害,所以撤诉。当时英国自行车协会和机电商会和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这两个协会今天都到会,来共同组织协调下,国内各个企业积极应诉,最后确定22家出口企业应诉,在我们聘请的律师的认真工作下,经过14个月的努力,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最终于1996年6月4日认定从中国进口的自行车没有对美国工业造成实质性损害威胁,从而使得中国对美国反倾销调查胜诉。1999年11月欧盟立案对我们国家的自行车零部件,就是扦插车轮进行反倾销调查,由于我们聘请律师的工作做了大量的工作,也有企业的应诉,答调查问卷,2002年通过律师的多边工作,1月起起诉方撤诉;2001年3月日本自行车协会针对出口量增多,以及进口车出现质量的情况向政府申请保障措施,也就是他们要求对进口的自行车,对中国进口的自行车设限,同时提出自行车设限不能成立,也把自行车定为消费特定用的产品,在他们提出这个申请下,他们按照规定提出与我们中国自行车协会进行会谈,交涉这件事情,协会作为行业利益的代表者,在处理美中贸易纠纷中走到了前台,并做了工作。就是通过协会刊物、互联网以及内部通讯的手段,向企业通报相关的情况,要求企业确保企业产品的质量,确保质量过硬,并且共同协商对策,加强自律。2001年共召开了三次会议,在会议上部分对日出口的企业进行了座谈,第一次对日方设限达成共识,第二次会议与会13家企业发了企业自律倡议书;11月联合召开第三次会议请来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领导到会,包括整件和骨干企业围绕提高产品质量和联合发倡议书,也为双方通过会谈,采取积极进口措施方面提供了依据;再一个方面就是对日本的竞争行业进行会谈,争取通过企业商品化的纠纷,为了搞好会谈,事前我们行业协会做了大量的工作,翻阅了国外专业刊物相关记载,请海关协助提取了专题的资料,还找出了过去实际考察的资料等等,以掌握国内外相关的数据和资料,我们协会的会长亲自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对比,成为有利的论据。2001年5月7日在上海举行第一次会谈,我们提出了寻求其他的办法解决,如果自行车协会与自行车振兴会,日本自行车会沟通联系,于6月17日在日本大阪进行第二次论坛,在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合作方面,并确定年内举行第三次会谈,2001年11月20日至22日由中国自行车协会和日本自行车协会和中国机电行业共同举行会谈,其中包括我方于年底前同意行业自律,以质量为中心的出口协调小组,日方制定了相关的文件应该通知我们,这方面达成共识,但是我们始终没有不同意在数量上和价格上的限制,这样在12月27日通过进出口产品商会和我们商会联合在广州召开自行车日本出口的工作会议,落实第三次会议的备忘录内容,13家企业出席了会议,拟定了自行车出口协调管理办法,根据工作的内容,与我们协会工作内容性质不一样,到2001年这一系列的工作。2002年9月26日日本自行车协会在东京召开行业协会第110次行业理事会,并正式通知中国自行车协会,这件事情就算是有了一个效果。通过这个工作,我们体会到通过以上相关的工作,我们感到行业协会在化解国际贸易纠纷中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中国自行车协会现有会员近400家,协会通过会员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的会议,中国自行车杂志、信息摘要、自行车网站,信息统计机反馈,回访会员企业、组织专业信息交流、专业培训、开展自行车市场的专项调研等多种形式的行业工作,与企业保持较为广泛的联系,并向政府反映行业发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和提出建议。一方面,协会具有代表行业利益、了解行业情况的优势;同时,作为中介组织,又超脱于企业,具有一定的公正性和客观性,成为外方中介组织在握过寻求质量较好的配套产品,寻找合作伙伴的重要渠道。
近年来,协会与我国外行业组织交往不断增加,行业协会作为行业利益的代表者,建立民间对话机制,加强行业间的交流、沟通、磋商。在维护行业利益、国家经济利益、缓解、化解国际贸易纠纷方面,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