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四川省成都看到,目前市场上活跃的电动自行车品牌多达上百个,在商家“环保先锋”、“王牌动力”、“本地生产本地维修”等形形色色的鼓吹下,销售势头十分看好。
然而记者暗访得知,在这些电动车品牌中,至少有60%的产品属于既无工厂、车间、生产线,又无生产许可证的假牌子。那这些“金玉其外”的电动车又从何而来呢?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电动车生产企业老总告诉记者,这些不正规的电动车绝大部分是一些商贩从常州、宁波、天津等地家庭小作坊中低价购买电机、电池等零件,再经简单组合、拼装加工而成。天津和江、浙一带,为中国最大的电动自行车集散地,价格便宜,采购方便,是拼装电动车滋生的温床。那里几乎每家每户都在拼装电动车,已成为当地人发财致富的一条捷径。该老总痛斥“拼装”现象时说:“通常只需要花5至8万元,就可以办一个‘名牌’电动自行车厂。”正是如此“出炉”的拼装车目前占据了四川成都电动车市场的大半江山。
◆ 电动车“拼装成风”的背后,是高利润的驱使。
据某品牌电动车代理商告诉记者,目前电动自行车仍然属于技术不完全成熟的产品,表现为成本较高,市场价因此一直居高不下。一辆正规企业生产出来的电动车,成本在2000元上下,而拼装厂搞一套低质零部件,成本仅需1000元左右。同时,按国家规定,一个新的车型在生产前必须送往天津国家自行车检测中心进行检验,合格后再到当地省级检测中心通过检验,办理相关许可证明之后,方能生产,这无形中也增加了产品的质量成本。
然而,拼装车却对国家有关法规视而不见,轻轻松松地绕过这道质量“门槛”——正门不通,就“剑走偏锋”,既不去送检,也不去办理生产许可证,甚至采用偷逃税的手段牟取最大的利润空间:在采购原材料时不开发票,每1000元至少可以节省200元;上市时只须交纳15元上牌费,就避开了一辆正规电动车必须缴纳的150元左右的各项管理费用。在某些不法商贩的眼里,正是电动车行业利润高、门槛低,才引得他们趋之若鹜,纷纷抢滩,欲在这块市场的大蛋糕中分一杯羹。
除了这些纯属“三无”的拼装车外,还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困惑着电动车行业,那就是“贴牌”。贴牌的实质,就是“低质高价”。一些从既无生产许可证,也无国家检测报告的小作坊里拼装出来的劣质电动车,贴上某个品牌的标志后,就摇身一变,身价倍增,堂而皇之地上市销售。然而乌鸡毕竟是乌鸡,换一身皮毛就能变成凤凰吗?
◆ “各自为政”与“不够成熟”
在调查电动车的“拼装”和“贴牌”现象的同时,某些行业内外的思考,也在隐隐触痛着电动车行业的神经末梢。
据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年第一季度对全国32种电动自行车抽检结果显示,仅有7种产品合格,合格率为21.9%。这无疑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它给所有的电动车生产企业以及消费者敲响了警钟。
据透露,造成此次不合格率高的主要因素是车速超过国家标准≤20km/h。
记者在市场随机采访中了解到,80%以上的消费者在购买电动车时对车速的要求都是远远高于20km/h,这种片面追求高车速的心理,就成了厂家违规生产“超速车”的直接原因。“我们也知道超速危险,但别人都这么做,你不去迎合消费者,产品就卖不出去,公司又如何发展呢?”某电动车生产企业老总在剖析“超速”现象时如是说。
电动车除了跑得“快”,其核心部件,俗称“四大件”,即充电器、电池、调速器、电机等与《产品质量法》的冲突也日趋尖锐。
记者近日接到某品牌电动车的一起投诉:消费者周先生称其车子的充电器在购车8个月后坏了,维修部根据《三包》规定为其更换一个新的充电器,但新换的充电器在6个月后又坏了。他再次找到维修部时,却被告之按行业规定,从购车之日起计算,该充电器已过保修期。
“不认这个理”的周先生则认为,按照《消法》中“部分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第14条:换货后的三包有效期自换货之日起重新计算。所以,周先生认为该充电器根本没过保修期。
对此,该公司老总的解释是,电动车是一个不完善的行业,如果按照《三包》规定,车子就成了终身保修,目前所有厂家“四大件”保修期都是以购货发票为准,基本未执行《三包》规定。他同时承认这与《产品质量法》确有冲突,但只能说“该产业不够成熟,政策落后,虽然对电动车有标准,但规定很模糊。”
◆ 目前电动车行业已体现出三大“顽疾”。
从政策上来看,有些地方对该产品任其发展,甚至出于地方保护为某些企业办理“本该停办”的临时生产许可证。同时,对该产品应纳入机动车还是非机动车管理,各地纠缠不清。如福建将电动自行车作机动车处理,必须考驾照,交养路费;而在作非机动车管理的成都,电动自行车只须上个牌照,基本是在自行车道上跑;北京则开始限制电动自行车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