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广州为“禁摩”举行听证会。从1月16日广州媒体的报道来看,这次听证会“禁声四起”,禁成大局。并且,有关部门马上宣布:从今年5月份起,广州16条主干道分时“禁摩”。
笔者也是摩托一族,因此十分关注此次听证会。笔者首先注意到主禁者的身份——交警、团干部、文联干部,最不济也是公交车司机(这个行业肯定是“禁摩”先锋)。这些人是啥身份?即使不是官员,也肯定不是摩托一族,因此他们说起摩托车来当然是同声共气,同仇敌忾。他们恨不得大路上跑的全是小车、靓车,而看不到碍眼的摩托和不讲规则的行人。
记得前不久,在广州某次会议上,有领导就呼吁广州的公务员要带头“禁摩”,有的领导还轻松地说:现在的小车也不贵,某某牌子的车也不到十万。
毫无疑问,没有摩托车的世界是美好的——不会发生官员们担心的事情:摩托车交通事故、摩托车飞车党、摩托车尾气污染、噪声(小车是不是就没有这些毛病?是不是比摩托车轻微?尽管有专家持不同意见,但官员们都这么说,姑妄听之)……市民们都有自己的小车靓车,不似骑摩托车般的风吹雨淋,没有塞车之烦,没有迟到之虞;即使无车一族,出门就有公车站、地铁站,准时开出,准时到达……
但是,在目前,这可能吗?当官的有公车,公务员收入高可以买私家车,更多的收入尚低的普通市民呢?就算是节衣缩食,买得起车,也不一定交得起这费那费,如果没有便利的摩托车,又打不起的士,也就只能挤公共汽车的份了。而时下的公共汽车,是否方便到人们可以依赖的程度呢?你看“禁摩”的反对派,不是小学教师,就是个体经营者,都是城市中较低收入者。因此,“禁摩”听证要是把主禁声音看作是民声,那就错了。
搞一次听证会不难,发一条禁令也不难,但是要把民众的声音听进去,多为点换位思考,替下层的民众着想却不容易。去年,广州几个新区,一条禁令下来:不准摩托车上牌。城区没有什么问题,对于公共交通滞后,以摩托车为主要交通工具的农村就显得极为不便,因此他们对禁令有抵触情绪。
城市不仅仅是坐在小车主的,更是广大摩托车主、无车一族的,为了什么城市形象就要把摩托车赶尽杀绝,这是不公平的,更不是尊重民意的做法。世界上,哪个城市会把没有摩托车作为城市文明的标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