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长沙逐步实行禁摩,此举无疑给扛着“环保”和“节能”两大主题登台亮相的电动自行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一些不法厂商为追求高额利润,正逐步将这个行业推向信任危机的边缘。
电动自行车六成是拼装
记者在长沙街头看到,目前活跃在市场上的电动自行车品牌多达几十个,许多自诩为“中国公认名牌”、采用“铃木技术”。然而记者经过查证得知,在长沙电动车市场上,有相当数量既无生产厂家、生产线,又无生产许可证的“三无”产品。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电动车厂家老总告诉记者,这些不正规的电动车绝大部分是一些商贩从常州、宁波、天津等地家庭小作坊中低价购买电机、电池等零件,再经简单组合、拼装加工而成。
低质高价的“贴牌车”
除了纯属“三无”的拼装车外,还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困惑着电动车行业,那就是“贴牌车”。贴牌的实质,就是“低质高价”。一些从既无国家检测报告、也无生产许可证的小作坊里拼装出来的劣质电动车,贴上某个品牌的标志后,身价倍增,堂而皇之地上市销售。据中国质量万里行报道,号称“中国电动车四大品牌”之一的四川倍特电动车,就是“贴牌”而来的。
“不够成熟”的产业
今年,株洲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该市8种主要电动自行车进行了质量抽检,结果仅有一个品牌合格。记者近日接到一起消费者对某品牌电动车的投诉:消费者称其车子的充电器在三包有效期内两次死机更换,第三次出现死机现象时却被告之,按行业规定,从购车之日起计算,该充电器已过保修期。该公司老总的解释是,电动车是一个不完善的行业,如果按照《三包》规定,车子就成了终身保修,目前厂家“四大件”保修期基本未执行《三包》规定。他承认这与《产品质量法》确有冲突。
行业呈现三大“顽疾”
从政策上来看,有些地方出于地方保护,为某些电动车生产厂家办理了本该停办的“临时生产许可证”。同时,对电动车应纳入机动车还是非机动车管理这一问题,各地一直纠缠不清。
从技术方面来看,低价车、贴牌车的电池质量尤其堪忧。许多车用了不到一年就得花三四百元钱换新电池。
从销售服务看,由于许多生产厂家实力差,导致电动车维修网点少,配置人员、设备不规范。
生存还是毁灭
拼装,正在逐渐侵蚀电动车这个产业持续发展的脊梁。某品牌电动车代理商痛心地说:“拼装车的价格优势是建立在牺牲产品质量和消费者长期利益上的,这对长沙电动车市场的损害是无形而严重的。”这种尴尬的现状, 无疑给有关部门如何规范管理电动自行车市场打下了一个沉重的问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