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对环保事业特别关心的陈一化等重庆市人大代表走上街头,对街边设置的垃圾分类回收箱使用情况和回收情况进行了视察,发现分类回收箱形同虚设。市民没有垃圾分类意识明明旁边有个固体废物回收箱,可仍有人将废旧电池往“可回收箱”里扔。代表们在大礼堂附近的几条公路视察发现,不少“分类垃圾回收箱”本应回收废旧电池,但箱里却塞满了塑料管、瓜子、手巾纸等种类繁多的生活垃圾。经现场调查,不少市民对此解释:“没注意到,随手就扔了。”垃圾分类运输未实现垃圾分类投放遭遇阻力,垃圾分类运输更是遭遇尴尬。
据一位环卫工向市人大代表介绍,垃圾应该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理,但不管垃圾是否分类投放,运输时还是合并混装。随后,记者在市环卫局得到了印证:垃圾收集运输确实没真正分类,运输仅仅是做到了将垃圾运出去这个层面。原因在于我市还没有建立分类运输系统,应该有两套人马,分别运输。立法破解垃圾分类难题对此,来自南岸区的市人大代表陈一化认为,垃圾未分类处理的深层次原因是我市仍采取填埋方式混合处理垃圾方式,建议通过立法解决。来自渝中区的市人大代表刘放认为,应立法规范垃圾分类,建议对没按规定分类处理垃圾的市民、单位和垃圾处理机构,像纽约、芬兰、台北等城市一样,实行严格的经济制裁。(雷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