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40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展电动汽车产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4-21 10:53: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文主要阐述了中国微型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战略思路。其中1)2)介绍目前国际替代能与的发展方向和我国的选择。3)阐述了目前中国汽车,电动自行车等行业存在的问题4)新产业发展指导思想,追求科学,民主,法制,市场竞争,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5)一些起始阶段的设想。

关键要点:潜在市场巨大,突出科技进步,自主品牌,行业话语权,集体社会公有制,股民监督和民主参与,东西平衡发展,电动汽车标准,行业自我管理,反腐败阳光政策,降低投资风险,民间投资鼓励政策

我曾经在外国自然科学研究机构里工作,受到工作单位的影响我这几年比较关注世界环境和资源方面的问题。我认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张符合中国情和国际潮流。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和资源,同时发展中国的科技、经济、就业,我有一个发展电动汽车产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初步想法,希望大家集思广益,借鉴中国和发达国家成功经验,补充完善。我希望电动汽车这个全新的行业严格借鉴现代民主法制原则设计发展,追求科学,民主,法制,市场化竞争和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

  

一、寻找新能源



在环境污染、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变暖和能源、原材料价格高涨的今天,环保型汽车已经越来越成为全球各国共同的研发方向。近年来这一工作更加得到gov的重视和支持。下面就是要介绍这方面目前的进展。目前主要的发展方向有4个,混合动力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生物燃料,纯电动汽车。 混合动力就是指汽车使用汽油驱动和电力驱动两种驱动方式,启动、加速和上坡时两套系统同时出力;刹车时能量逆向存入蓄电池;平稳行驶时,由蓄电池驱使电动机单独出力,所有能量来源是石油燃料。氢燃料电池汽车就是使用氢燃料电池驱动的汽车,因为燃料是氢气不排放任何有害气体。纯电动汽车是使用蓄电池作动力来源的电动汽车,电池主要包括铅酸电池,镍氢电池,锂电池等。生物燃料(Ethanol,Biodiesel)用生物燃料取代汽油、柴油。混合动力的优点是燃料添加很方便,缺点是明显的有害气体排放,而且“混合动力必然要有内燃机和电动机两套设备,因此,无论如何成本也降不到传统发动机的水平;而且在顺畅行驶时,电动机失去频繁刹车而积聚的能源,反而成为轿车的重量负担。”①氢燃料电池汽车优点是氢气来源较多,能量转化效率高、能量密度大、无须充电、零排放等。缺点是结构复杂,制造氢气的成本很难降低。混合动力和氢燃料电池还有一个共同缺点是系统复杂制造成本高。生物燃料的优点是能够利用现有的燃油发动机技术,缺点是燃料成本高(而且有些植物需要使用大量的耕地或草原不符合我国土地资源紧张国情。)由于以上问题美国今年9月把1992年制定的替代能源汽车30%的目标从2010年退后到2030年。②剩下来只有纯电动汽车了。纯电动汽车的优点是成本低,节约能源。目前纯电动汽车百公里耗电仅6-8度(奇瑞QQ 0.8 百公里耗油6升),我国蓄电池的使用成本也最低。

纯电动汽车历史和燃油汽车一样悠久最早出现于上个世纪初。由于当时蓄电池使用成本高,石油价格较低电动汽车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纯电动汽车充电时间长,续航能力短,使用不够方便是另外一个缺点。到了1996年由于环境和能源问题加剧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正式开发了第一辆以商业化为目的电动汽车EV1。但由于公众重视不够和美国特殊利益集团(石油,汽车)的冷漠和阻挠,电动汽车没有真正走上市场。最近美国拍的《谁杀死了电动汽车》③讲述了EV1失败的原因。中国环保汽车的研发工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电动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蓄电池电动汽车)被列入"十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大专项。但是取得的实际效果并不大,究其原因一方面没有结合市场,另一方面没有结合中国国情。   



二、轻微型电动汽车



现代工业化社会,高速、快捷、方便、安全的交通工具是现代人高品质生活工作不可缺少的。私人汽车的发展对经济科技的发展内需的拉动也是巨大的。我下面提到的电动汽车就是指电动轿车(多数时候是指双人的微型电动汽车)。目前说的电动汽车多是指纯电动汽车,即是一种采用单一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的汽车。它利用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通过电池向电机提供电能,驱动电动机运转,从而推动汽车前进。从外形上看,电动汽车与日常见到的汽车并没有什么区别,区别主要在于动力源及其驱动系统。电动汽车比燃油汽车零件少结构相对简单成本优势是明显的(有点象录像机和DVD/VCD作比较,录像机复杂成本高但是效果并不如DVD,现在的中国的电动汽车水平相当于早期的VCD)。按汽车结构分电动汽车可以分为中央动力的使用铅酸电池的第一代电动汽车和轮驱动使用锂电池的第二代电动汽车。第二代电汽汽车有很多优点,结构合理,能量利用率更高是目前日本等国高端电动汽车开发的重点,日本汽车的骄傲。最著名的是八轮驱动的Eliica。同济大学曾经要引进日本的轮驱动技术但是遭到拒绝。第二代电汽轿车缺点是成本太高离商业化还很远。我国主要还是第一代电动汽车,目前除了863计划之外还有20多家私人公司从事电动汽车研究(CCTV报道)。比较有名的有北京李氏光明汽车设计公司⑤和山东的火云电动车⑥等(特别是要提到李光明先生私人出资坚持专职开发电动汽车的执着精神)。国际上也有人在开发同类产品,比如印度的(REVA)⑦和英国的(NICE)等。英国伦敦市gov还为这些电动汽车提供了极为优厚的发展条件⑨。日本计划在2010年推广一次行程80公里使用锂电池的微型电动汽车⑩。这样的轻微型汽车的对象主要是工薪族上班,购物,短途旅行。目前我国这些使用铅酸电池的电动汽车的优点制造和使用成本较低,价格比较容易为工薪阶层接受,缺点是技术含量开发水平不高,缺乏实际的大量商品化用户实际检验。中国发展电动汽车潜力是巨大的1)技术和成本优势,由于我国汽车和电动自行车的发展目前在电池使用成本和电动机、轻型汽车制造工艺水平上和国际差距不大有些技术还具有很大的优势(特别是电动汽车中最大成本的电池的应用技术领先)。技术开发和生产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也是明显的。2)市场优势,目前中国汽车还不普及(中国轿车销量400万,而人口3亿的美国是1000万。)这为中国发展电动车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一台双人的轻型电动汽车3万元,如果中国年产电动汽车1000万台那么就是3千亿的产值(考虑到电动汽车技术水平提高、出口和带动的相关产业产值和就业更为巨大,最终可带来上万亿的产值和无数的中等收入就业,当然这需要十年以上的稳定发展,目前中国的GDP是20万亿)。以上这么多优点的同时也我们也要注意到在这样大的产量对全球能源和资源的压力(如果换成汽车那么压力更大)。这些年由于中国消费经济的发展已经引起国际有色金属、钢铁和能源的大幅涨价(国外媒体经常有报道,甚至有人还起了一个名---China Syndrome—中国综合症。)我国虽然地域辽阔但是由于人口数量世界第一,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这也是我认为要开发电动汽车的原因之一,发展节约型经济。节约使用能源和资源应该象目前的计划生育那样成为中国的基本国策。节约能源和原材料环保的轻微型电动汽车成为自然的选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4-21 10:55:05 | 只看该作者
三、发展的问题






电动汽车最相近的两个产业是汽车行业和电动自行车。目前中国是世界汽车第二销售大国,第三大汽车生产国,可是我国汽车产业的问题还很多,技术水平不高,自主开发能力差,产业分布不合理,gov干预多市场缺乏有效公平竞争机制等。电动自行车行业这几年异军突起,在很短的几年内就达到了上千万的产量,目前中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电动自行车大国。电动自行车行业发展的很快但是问题也是明显的。厂家上千,良莠不奇,国家标准严重滞后市场发展,有法不(难)依的问题十分严重。其实汽车和电动自行车产业的问题在其他行业也存在,他们是中国许多产业的两个缩影。电动汽车产业是一个全新的行业应该利用这个机会避免其他行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思考电动汽车问题的时候我还发现发展电动汽车还可以带来一个非常重要的好处就是产业话语权。什么是话语权呢?有一个有趣的对联,“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批“不服不行”这就是话语权。当然科学技术不能这样随意,但是也存在类似的问题。由于没有话语权我们吃了很多亏。我国科技水平相对落后很多行业标准引用国际标准或外国标准,虽然节省了我们大量的科研经费但是也带来很多更为严重的问题,失去了大量科技创新的技术专利权和高级工作机会,无法把握产业发展的龙头,疲于奔命学习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顺便说一下,如何对待外语我们应该有更有效的办法,比如将来可以开展中外合作的按行业需要细分的专业外语翻译、专业口语证书考试制度,在淘宝这样的网站上建立网上文字翻译市场,大量外文资料将被及时翻译,大学生可以选择他们发展方向是更侧重专业外语翻译还是侧重本专业工作。也可以证明大学生具有能够很快的适应专业工作环境需要的外语水平。日本科技人员的外语水平普遍并不高,但是他们有很强的外语翻译队伍),而这些技术有些并不符合中国国情。比如混合动力汽车。实际也已经证明了这样的汽车节能效果有限而制造成本高,制造过程消耗能源多(同时有两套动力系统还要能协调工作),更适合日本这样的汽车技术高度发达的国家。我想其实他们也知道混合动力的问题但是他们是为了本国经济发展和就业搞这样复杂的产品(日本经济发展战略更多的考虑国民的整体利益,这是他们的民族主义,民族主义并不能一概否定)可是我们不考虑自己的国情就拿来了。我们就象一个轻量级拳击运动员硬头皮参加“更有份量”“受到行业尊敬”的重量级比赛一样滑稽。其实我们应该顺应国际环保发展的潮流呼吁限制不节约环保的重量级比赛。我国科技界曾经为产业话语权问题作过2次比较大的努力,一个是无线局网网路加密标准,一个是高密度DVD标准,但是都不成功。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我国在这两个领域没有足够的科技开发实力也缺乏对国际标准化游戏规则的认识(还是受到发达国家不公平歧视?这个问题要很深入仔细的研究,吸取教训)。轻微型电动汽车会不会重蹈覆辙呢?不知道,但是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有这样的商业化的产品,中国拥有市场,技术,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发展环境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太多的机会等待我们去挖掘。补充一句,中国IT产业并非没有成绩,比如新一代互联网标准IPV6是在中国首先大规模应用的并且出了一些领先的科技成果。和电动汽车的情况有些类似,发达国家现有的大量IPV4网路升级成本太高和中国技术应用水平这些年的快速进步为我们进一步发展创造了空前机遇。
四、建立社会主义新境界






社会主义是作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制度而创造的,应该学习所有人类文明进步成果并且具有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公平、正义。必须承认社会主义重视公平正义的同时效率相对较低。由于一方面轻微型电动汽车是我国独有的行业不存在国外同样产品的直接竞争,另一方面我国劳动力成本远低于发达国家,所以我们的综合效率并不低。在文章开始,我提到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境界,追求科学,民主,法制,市场化竞争,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进一步说明如下:


1)科学,我们发展这个产业是要用发展科技的方法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环境和资源问题。要避免空洞、华而不实的纯商业化炒作,用科学、客观、理性来指导这个行业发展。



2)民主,这个自主管理的新行业要公开透明的互联网和金融制度等现代手段,接受消费者,普通股民和舆论媒体的管理和全方位的监督。电动汽车企业主管主要负责企业的生产管理和技术开发组织。



3)法制,由于目前中国商业贿赂严重,这是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新产业将严格按照国家现有法律和行业制订的组织,监督程序运行,并且执行最为严格的行业清廉自律标准(比如年收入超100万的企业高级主管和有较大采购决定权的干部必需填写反贪公约自愿接受财产申报、审计、配合行业廉政机构的调查)。聘请海内外公信力高的人士、机构参加监督,不清廉者将被记入行业黑名单并从行业除名。电动汽车标准将由行业领先企业定期更新,鼓励企业技术竞争,淘汰兼并落后企业,对于不符合新标准的电动汽车将无法上路。这是中国以前很没有过的制定这样复杂的系统标准的机会,行业协会的成员也要根据每年新车型的销售量来确定。企业和个人的诚信很重要,所有数据必须准确、可靠。(避免中国足球界越搞越倒退的覆辙)严格依法保护我国自主研发的电动汽车知识产权。



4)市场竞争,新产业将鼓励充分发挥私人投资者,普通股民,gov扶植政策等资金渠道,但gov不直接介入企业经营管理,采用最新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建立一个鼓励技术自主创新,公开公平竞争,压制恶性削价竞争的市场机制。



5)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电动汽车行业公司的股票主要部分将由小股民持有,有人称这是“新集体所有制”(一种社会公有制)。小股民通过证券系统投票选举由国有资产管理局等单位推荐的公共股东代表监督公司运行保证企业行为符合股民和社会公众利益,比如限制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最高工资和普通职工的工资比例,保证企业科技投入,企业兼并重组,执行国家劳动法规,遵守国家产品和技术出口有关规定(控制产品或技术输出到无法保证原材料回收循环利用的国家、地区,避免造成大量的环境污染或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特别是在无公害的锂电池推广普及以前。中国要作负责任的大国)接受中央的经济宏观调控指令等。所有电动车企业都应该是跨多省(4省以上?--五湖四海,在东西部同时投资)经营的连锁企业,考虑到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电动车企业在东部投资的同时必须至少在中西部投资同样大产能的整车厂和主要配件厂(或是至少支付同样总量的工资额、雇用至少相同数量的职工)。由于开放早,目前中国科技水平特别是汽车和消费类产品的设计、制造水平东部较高,而且企业机制灵活,地区对人才的吸引力大,所以技术开发开始阶段主要还是会在东部(我们希望的是艺术和技术结合的正规化设计精品不只是有车开而已),要利用东部汽车产业的技术开发资源又要避免其因为利益冲突对微型电动汽车发展的压制,(重蹈以往美国和中国电动汽车发展的覆辙)所以不排除西部城市,毕竟是上市前还是私人投资,技术要求可以由行业协会制定,以后企业当然会根据工资成本,交通,不同地区消费者对汽车的不同需要等因素自行调整。目前这样的车更适合收入较低的中西部城市,而在东部沿海大型中心城市可能会引起市区规模进一步扩大,交通,住房等问题进一步紧张。开发中西部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对东部的劳动力资源有所影响,但是从提高中国老百姓收入、生活质量和中国廉价产品对减缓世界其他国家人民(特别是发达国家)就业机会的影响看还是有利的,对跨国公司而言他们也会最终从扩大的中国内需市场得到好处。跨省经营的另外一个好处可以避免没有技术、资金实力的小企业进入市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4-21 10:55:30 | 只看该作者
五、如何开始






电动有广阔的国内外发展市场前景,目前处于市场起步阶段,应该先考虑内销还是外销?前面说过电动汽车的优点是:环保,无有害气体排放,节约材料和能源,可循环经济,代表了未来技术发展方向。由于重视不够和以往发展模式不结合市场和国情,目前(包括我国) 电动汽车缺点是:技术含量不高,缺乏实际上路检验,可靠性不能保证,充电时间长(目前用的是铅酸电池,锂电池充电时间短,但是目前价格太高是未来电动汽车的比较理想的选择,我国是锂资源大国)。所以虽然国际上环保呼声很高一些国家gov也提供了很优惠的条件,但是由于发达国家现有燃油气车很普及,微型电动汽车的销路并不好(当年中国普及VCD的时候美国很少人知道VCD为何物,因为他们都在用录像机,而当时VCD的图像质量略低于录像机,而且VCD还不能录像)。这也正给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创造了机会。每辆3万人民币的双人电动汽车每年使用费用可以控制在3千元,适合中国中等收入家庭。利用这个市场和现有的汽车,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结合科研院校的科研资源来培育中国电动汽车技术和品牌,逐步提高技术水平,最终作大作强,把他变成世界级品牌。


指定电动汽车试点推广城市,收集现有的电动汽车的实际运行数据。成立gov电动汽车发展政策咨询机构,聘请法律,汽车,电动自行车行业,现有的电动汽车和国家标准制订方面的专业人士。该机构将设立自己的网站和论坛广泛接受全国和世界各国人士的意见和建议。预计开始的时候任务主要包括制订以下4方面政策或法规。



1)产品标准草案 a. 电动汽车安全,可靠性标准主要借鉴现有的汽车和国外NEV标准(Neighborhood Electric  Vehicle 速度60公里的电动汽车,美国50个州有46个州允许这样的汽车上路,也可以借鉴欧洲工业发达国家相应的法律)和863计划里的一些成果。b. 由于目前的技术条件限制(主要是电池成本和容量),微型电动汽车主要在城市道路而非高速公路上运行, 速度,加速度应根据技术发展和城市或乡村道路交通需要制定。c.电池标准,把电池和汽车标准分开有利于电池的通用性和电动车企业集中精力提高电动汽车产品的水平。限制电池的重量来避免产业发展的原材料瓶颈,同时将来也可用于避免电动汽车对汽车行业造成过大直接冲击。d.关键零件技术工艺水平,保证产品的技术含量和价格的市场定位和结合我国国情创造就业特别是复杂技术工作就业机会。e.整车和主要部件的测试方法的标准和测试结果的发布方法等。这些标准应该按照产品技术发展的水平由根据行业组织法组成的行业领先企业联盟定期更新。



2)行业组织法(相当于行业宪法—这个自主管理为主的新行业实行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君主就是代表国家的中央gov。行业组织法同时限制恶性竞争和市场垄断、保证行业的活力和市场规模的有序渐进式发展),售后服务,技术监督、行业廉政制度相关管理规定。



3)电动汽车产业投资保障、上市鼓励办法,gov鼓励私人和一定比例的外国投资(我们强调自主品牌和技术开发,利用外资是便于引进国际惯例和通过国际金融市场扩大出口和能见度,特别是重视环保汽车发展、燃油税高的欧洲⑨,加拿大  ),保证投资规模同时最大限度降低投资风险(可以制定电动汽车整车装配工艺流程、设备采购目录推荐标准,这样可以保证设备的技术水平和通用性降低投资风险,便于企业兼并重组),gov优惠的上路政策(减免养路费让双人电动车使用成本为QQ的1/2)和新企业资金奖励政策,比如:对于购买私人投资的新电动汽车企业产品的用户,gov可以奖励他们一些投资债券(国家给一个总额,由企业决定如何分配给新用户,开始多一些以后逐渐减少),如果这些私人投资的新企业生存下来,(包括实现跨省经营,总销售超过20万台)并且成功上市,国家才可以兑现,这些用户也同时成为这些电动车公司的正式股东的一部分。发达国家会给购买新的节能环保汽车用户一些免税补贴等优惠,由于中国电动汽车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我的设想目的是一方面是为了鼓励个人购买,另一方面是确保企业按国家整体发展需要上市由民资企业变成社会公有企业。。。。。


4)行业整体的媒体公关策略,利用公共媒体宣传节能、环保、时尚、自主品牌的电动汽车。



考虑到国际市场环境也在变化,目前在努力研发电动汽车的国家还有日本和印度。日本发展电动汽车主要的障碍是他们电动汽车使用的电池价格昂贵,他们计划在2010年开始推广电动汽车。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段时间发展中国自己的电动汽车技术和市场。在制定产业政策的同时,现有厂家应该积极配合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也可以先出台产品标准草案,gov的电动汽车投资保护、上市奖励政策鼓励民间资本投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电动车商情网  

GMT+8, 2024-6-26 22:09 , Processed in 1.30696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Templated By 【电动车商情网 www.cebike.com】设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